認識自由式輪滑項目與規則|直排輪項目介紹

何謂自由式輪滑?

剛開始接觸直排輪的朋友可能有疑惑,甚麼是自由式輪滑?他與直排輪的關係為何?
所謂的自由式輪滑是由世界自由式輪滑協會(World Slalom Skaters Association, WSSA)訂定的運動項目,在2008年開始舉辦世界錦標賽,並於2015年成為世界滑輪總會(Word Skate, WS)所認可的正式世界錦標賽,底下又分為四大項目:

  1. 平地花式
  2. 速度過樁
  3. 花式煞停
  4. 自由跳高

四大項目底下又有不同的子項目與比賽規則,雖然說是直排輪但其實協會允許任何形式的輪鞋,就算是並輪鞋也可參賽。

在開始介紹項目之前先讓我介紹自由式常會使用到的小道具:角標(樁)
角標是一種圓錐體的標示物,一般會用來地點標定與記號。
比賽使用的角標有制式規定,高 7.6~8cm、底部直徑7.4~7.5cm、頂部直徑2.5~2.7cm,底部材質需要足夠硬度避免輪子在碰到角標時卡住。

一、平地花式

平地花式簡稱為平花,用各種動作通過預先擺好的角標,與花樣花式不同他是需要依靠角標來完成動作的,如果想了解平花有那些動作可以看「與角標共舞?何謂平地花式|直排輪項目介紹」這篇文章。

在進行項目解說前,先讓大家了解比賽場地,首先適合直排輪比賽場地要平整、不傾斜、不黏等條件,比賽場地面積為45m x 20m,其中包含了裁判區、工作區、選手等候區、教練區等。

1.1 單 / 雙人花式繞樁

花式繞樁簡稱為花樁,參賽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配合音樂表演編排好的動作。

比賽一般來說只會進行一輪,參賽者需要在所有三排角標上進行表演,且需要溜過每個角標之間的間格。表演時間為105~120秒之間,由於參加者常會穿著配合音樂表演的服裝,再配上編排的動作會有相當華麗呈現,因此極具觀賞性。

接著來進行比賽區域的布局介紹

花式繞樁比賽布局圖,前後共三排

平花比賽區域需要有三排角標,每排角標距離2m。
由前到後三排角標的間距分別為50cm、80cm、120cm,其中間距120cm排的角標為14個,其餘排都為20個角標
三排角標要置中排列。

在結束後裁判會依技術難度與藝術表現兩項分數進行評定。
單人與雙人的評分與比賽方式基本相同,差別只在雙人除了技術難度與藝術表現外還有同步分數,因此兩人的默契也是相當重要。

1.2 花式對抗

花式對抗是個刺激的項目,首先會將參賽者3~4人分為一組,並進行組內技術對抗,前2名才有資格晉級到下一輪,是充斥各種高難度技巧的對抗賽。

接著一樣來介紹比賽區域的布局

花式對抗比賽布局圖,前後共四排

花式對抗的布局方式與花式繞樁類似,在120cm角標的後方再放上一排間距80cm的10個角標,要與前三排一樣置中。

每一輪參賽者只有30秒可以進行動作,30秒後的動作裁判便不會評分,因此如何把握這短短的秒數就是參賽者的功夫了。

二、速度過樁

速度過樁簡稱為速樁,參賽者要以最快的速度用單腳繞過一排角標,由於動作相對單純因此高手間的勝負就在毫秒之間。
比賽一般分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預賽(計時賽)用量測秒數來看是否晉級,第二階段是淘汰賽先勝出兩局的人晉級。

照慣例接下來介紹比賽區域的布局

要排兩排間距80cm的角標(計時賽只需一排)一排要20個,兩排角標間要放上隔離帶,隔離帶高度為15~20cm。
起跑點為2m x 40cm的空間,起跑後有12m的加速距離,終點線距離最後一個角標80cm。

速度過樁比賽布局圖,共兩排

三、花式煞停

花式煞停簡稱為花煞,參賽者要在指定區域內進行煞停,並依照動作難度來給予分數。
比賽方式與花式對抗類似,3~4人一組進行多輪對抗,成績最好的2位晉級下一局。

比賽區域是一個長40m、寬5m的長方形區域,前面25m為加速區、後方15m為煞停區。

四、平地跳高

平地跳高是自由式項目中最晚訂定的,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項目。
與跳高比類似,參賽者有多次的機會能挑戰更高的高度。在同一高度上有2~3次(依照比賽公布為準)起跳機會,成功跳過變可進入下一輪,如果跳過時將橫桿碰落地或是從橫桿下方通過則算失敗,值得一提的是與跳高不同,個項目需要成功落地(手、膝或身體其他部位沒碰到地板)並通過終點才算起跳成功。

比賽區域會有至少10m的加速區才會接觸到橫桿,橫桿寬度至少要4m並放置於距離終點線5m處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內容已被保護!